Arts Empowering Lab
內港社區小誌
Inner Harbour Zine
主題活動 | Theme Activity
「走進內港」主題分享
1. 沿岸碼頭與漁業
內港碼頭從前非常熱鬧,車水馬龍,這一帶曾經是澳門主要商圈,這些碼頭在內港的發展上起着重要的作用。時至今日,內港沿岸仍然停泊着漁船,也是漁民朋友的家,城市發展讓很多人由海上搬到陸上,他們又對這樣的變遷有甚麼想法呢?
分享嘉賓:關偉銘先生(鮮魚行總會副會長)
日期及時間:5月27日(星期日) 下午四時
集合地點:沙梨頭水上街市
* 活動全程約90分鐘,需步行參觀
2. 內港治水
每逢颱風暴雨,內港都有海水倒灌的問題。天鴿之後,政府再次討論提出興建防水閘,又有人提供興建海濱長廊作緩衝區,大家都希望可以改善水浸問題。內港發展得早,規劃結構複雜,我們又可以如何參與改善水浸情況呢?
分享嘉賓:黃燦光博士(土木及結構工程師)
日期及時間:6月2日(星期六) 下午四時
地點:下環圖書館活動室(街市三樓)
3.家族事業、代代相傳
內港蘊藏各式經營了幾代的老店,甚至是一些經歷過興衰轉型或仍然在面對時代巨輪挑戰的商戶,我們將一起走走看看,聽他們分享各自在內港的成長故事、以及家族產業的傳承。
分享嘉賓:內港區眾多商戶
日期及時間:6月16日(星期六) 下午四時
集合地點:司打口
* 活動全程約90分鐘,商戶之間需步行前往
狹縫裡的小聚落
內港發展得早,街道狹窄,建築物密密麻麻,經歷過一波又一波的發展與變革,這裡的公共空間早已被填滿,但人情味濃的舊區裡,居民的生活總是交往頻繁,漸漸在區內不同的地方形成了小聚落,有的是未被城市發展而影響的小小世外桃園,但更多的卻是在狹裡插針設施不足的擠擁空間。
從小在這裡長大的年輕一代,帶大家參觀她的家,以及沙欄仔內的歷史痕跡、居民日常~
導賞嘉賓:90後 地頭蛇 黃嘉蘊(Kathy Wong)
日期及時間:6月17日(星期日) 下午四時
集合地點:康公廟前地
* 活動全程約90分鐘,需步行參觀
「做一本Zine」
介紹製作「小誌」的概念、創作及製作流程、瞭解製作「小誌」的硬件配套等,同時亦分享香港「周圍走ZINE」的案例,介紹如何以Zine的形式去呈現社區主題。
- A班:Jess & Blythe @ZINE COOP(HK)
日期及時間:6月23日(星期六) 下午四時
地點:下環圖書館活動室(街市三樓)
- B班:Tiana@ZINE COOP(HK)
日期及時間:6月30日(星期六) 下午四時
地點:下環圖書館活動室(街市三樓)
內港水岸的未來
幾百年來,海岸線不斷向外延伸,社區隨之擴張。內港的興衰隨時代巨輪翻轉過一次又一次,高高低低如潮水脹退。舊區重整、產業更替、天災善後,再加上澳門整體城市發展及基建規劃,相信內港將在未來十年迎來更大的改變。
分享嘉賓:林翊捷先生(城市規劃工作者)
日期及時間:7月7日(星期六) 下午四時
地點:下環圖書館活動室(街市三樓)